Quantcast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

闲侃苹果-3

说点认真的。
还是说在前面:苹果只是引子,不涉及褒贬苹果,而是借它说事:说设计——而且这一篇说的是具体的设计。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-靓丽的大屏幕(图片来自网络。)

我所知道的很多设计团队,大多在设计工作开始之前——特别是国内的技术型生产型的企业,就已经“被”确定了产品的技术规格。譬如,屏幕的尺寸,按键的位置,产品内核的尺寸,更不必言功能效果,使用方式这些具有“技术含量”的内容了。设计工作,对于这些完全没有发言权,只是为这个“核心”包裹上一层亮丽的外衣而已,虽然很多团队确实包裹得不错,甚至发展出了颇具水平的“设计理念”。


昨天,香港的设计师告诉我在香港,这个“侮辱性的外号”叫做“公仔佬”,大意相当于我们的“美工”。

我所谓的设计,不仅要关乎技术规格,使用方式,功能效力,人机交互;甚至必须要涵盖品牌形象,企业策略,市场销售,立项研发这些方面。听好,这不是设计师的自我膨胀理由,而是要以加强自身专业水平,提高业务能力,扩展知识和肩负责任为基础的。


这并非简单的事情,不过我们可以从一个简单的例子说起——当然是关于苹果的:
靓丽的大屏幕——这可以说是苹果的一个特征了。

 

试想在我们设计之前,你是否接的Design Brief里面已经确定了屏幕的尺寸,作为设计师你从来没有怀疑过,也没有反问过:为什么是这个尺寸呢?
似乎这个尺寸与我们没有关系,它只关乎技术能力和采购成本。
我听到很多的是这样的言论:“现在流行3.5寸屏幕了,所以我们也要用。”“屏幕够大消费者才喜欢”“xx(一般是英语缩写)技术的屏幕现在是主流”……

 

很多人购买和使用苹果的原因是屏幕大而亮丽(至少我的师姐是这样;-) ——参见之前的评论),其实我也是这样,当我第一次使用ipad的时候,屏幕画面给我出乎意料的视觉效果,惊人的宽大亮丽!当时我便动了“凡心”:一定要拥有一台!——相信很多人和我又同样的经历。
为什么会有这种效果?首先让我从设计角度侃侃“宽大”。

 

这是是我的一幅《屏幕视觉宽度分析》图(尊重知识产权,谁照搬跟谁急):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-视觉宽度分析(pavedow图片)

背景的每一格是等比的10x10mm的尺寸;
这里等比地显示了4种产品在正常使用距离下,在使用者眼中的实际视觉宽度:
A- 最宽的蓝色区域是在电影院里,以最佳距离(20米)观赏标准IMAX电影银幕(22x16米)的视觉宽度。
B- 画面最右侧,是32寸电视屏幕。当在正常距离位置观看时,中间的蓝色区域展示了使用者的视觉宽度。
C- 中间偏左,是ipad在使用时的等比屏幕尺寸和距离(注意在人机力功方面受到手臂和桌面的影响——这是另外的话题,在此不讨论),它所形成的视觉宽度是绿色区域,可以看到: 宽于32寸电视画面,但窄于电影观赏宽度。
D- 这是等比的iphone屏幕尺寸,在一般使用距离(45mm),横向使用时(视频欣赏模式),屏幕的视觉宽度几乎等同于32寸的电视画面——也就是说,iphone手机的屏幕在使用者眼中大约同32寸电视的尺寸相当!

 

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看到ipad或iphone的时候,我们惊呼它的屏幕如此宽大!
当你作为设计师,告诉你的客户或者技术团队:我们的屏幕不够大!——并非技术和采购成本原因。这就是基础依据,是客观科学的原因,是设计的考量。
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 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  游戏测试: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!!  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

Trending Articles